今天是 2020年 10月 20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铁锋区 >  动态资讯 >  【经验】铁锋区人才服务“锋巢+”——推行“融合式党建”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经验】铁锋区人才服务“锋巢+”——推行“融合式党建”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发布日期:2022-06-23

铁锋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探索将人才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创新“融合式党建”工作法,打造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锋巢+模式。

 一、融合联动,抓实“两个覆盖”

     通过多部门融合发力,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提升“两个覆盖”质效。一是横向融合,捋清底数建立组织。联同市场监管、交通、网信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快递、外卖站点进行“双排查”。经排查,辖区内现有新业态企业13083个,新就业群体33078人,党组织14个,党员227名。对规模较大企业,采取单独建的方式,组建了顺达货运等公司党支部2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选派了8名行业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纵向融合,联合服务提供关爱。联合属地街道对主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现场提供证照办理和党组织组建流程讲解等服务。同时,街道社区建立台账,动态掌握这类党员变化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帮助建立党组织,充分体现党的关怀。选派属地党建指导员137名,指导开展党的工作、组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实现党的工作覆盖扩面。

 

 

二、融合共建,打造锋巢服务矩阵

       集中力量建设“室外工作者”爱心驿站、打造红色商家联盟特色品牌,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人才服务。一是多方融合,建设服务阵地。全面融合全区34个党群服务中心、184网格服务站、15个“室外工作者”爱心驿站和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室等多种类型场地,设置有“读书角”“风彩区”,为“流动式”工作者提供“休息、饮水、热饭、充电、急救、阅读、避雨、如厕、取暖纳凉”9项基础服务为一体的爱心驿站。“小哥”进出驿站无需登记,直接出入、随时休息,新就业群体“10分钟便捷休憩圈”建设初见成效。二是职能融合,提供特色人才服务。整合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等30多家单位,形成“资源”共享,提供稳岗助企、职业培训、证照办理、等一系列多样化、融合式服务项目,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服务。如,区人社局开展仓储管理员、信息通信业务员等职工技能培训,覆盖重点群体400余人。

 

三、融合提质,推进参与微治理

     开展“融合提质”活动,加大对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帮扶力度,助推参与辖区治理。一是党建资源融合。融合共用现有楼头党校、红太阳教育基地、党史长廊、各街道社区党员活动室等党建资源,解决党建阵地难建问题。推行社区党组织与新业态党组织融合共建,社区党组织策划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基层微治理等活动,邀请辖区内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提升新业态企业组织生活质量。二是党员培养融合。加大新就业群体中党员融合共育力度。区委在发展党员上对新就业群体不做限制,择优发展,今年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11人,其中新业态企业3人。鼓励企业优先招聘党员职工,培育壮大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规模。在区级“两新”组织和党员评优评先中,向新就业群体适当倾斜,帮助新就业群体挖掘先进模范。在2021年全区“两优一先”表彰中,两新党组织和党员17个,占表彰总数的15.32%。三是作用发挥融合。依托“爱心驿站”阵地,联结“小哥”和基层党组织,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直接服务群众的优势,探索推行“小区哨兵”“红色商家联盟”“志愿微积分”等机制,引导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强的物业人员、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在送餐送物、接送乘客、交接班休息途中发现的辖区角落、背街小巷、小区周边存在的小微问题,通过电话微信、意见箱、小喇叭等方式报至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反映问题类型,及时派件至住建、城管、市场监管、民政等相关部门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发挥新业态就业人才作用,充分激发“新”活力。